发布时间: 2025-03-31 作者: 绿植租赁
临近春节,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赵楼社区成了花的海洋,花农们都忙着将打包发货。“每天7点起床,将鲜切的芍药和盆栽牡丹发走,忙完一天已是晚上8点多,这样的作息已经持续了两周。”花农赵文双累并收获着,作为菏泽花王牡丹产业园的负责人,去年他卖花利润达到千万元。
“85后”的赵文双是牡丹花农第三代,赵楼村是古老的牡丹种植地,从他爷爷一辈便开始种植牡丹。
最近是年宵花的销售旺季,赵文双刚建好的大型联栋温室大棚正好派上用场。温室占地3000多平方米,通过地源热泵增温,湿度、温度、通风都是自动化控制的。大棚里培育着紫二乔、绿幕隐玉、墨润绝伦、乌龙捧盛等催花牡丹,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牡丹和芍药属于同种同粟,都属于毛茛科,两姐妹花的近亲关系不一般。自然环境下,牡丹和芍药都是秋天栽种,春天开花。为满足人们对年宵花的需求,菏泽花农掌握了催花的技术,能让春季开花的牡丹和芍药在寒冬盛开。
“我们将自然气候和人工控制相结合,让牡丹在非自然季节绽放。而反季节的催花牡丹身价攀升,也为花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赵文双解释道。
据不完全统计,菏泽今年催花牡丹约22万盆,销往广州、福州、北京等全国各地。
“菏泽的催花技术是从2010年前后开始转变老传统,改用冷库低温休眠。”赵文双说,“这是一个系统的精细活。”
算好牡丹需要的休眠基温,将牡丹植株或整盆放入冷库进行低温处理,通常要0℃,二十多天的时间就可达到休眠需求。当然,品种不同,需要的休眠时间也不一样。
“牡丹出冷库入棚要十天左右的时间开始萌动,花蕾破壳长出又是十天时间,我们称为跳蕾。花农看牡丹比看自己的孩子还用心。跳蕾后,花农会每隔一天往花蕾上涂抹一次药,这之后的生长就会加快,能够说是每日一新。这期间每五六天浇一次水,从跳蕾到含苞待放大约要40天。”
开花时节,赵文双都要住在花棚里,晚上巡视花田,随时观测花蕾的情况。“每年冬天养育年宵花时要住两个月,春季开花时住两个月。”
赵文双说:“养牡丹累就累在没办法机械种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进行田间管理。”赵文双1600亩的花田每年都要雇七八百名村民,在秋天进行种植、扩繁,在春天进行施肥、修枝整芽等管理。
为了让花田种植早点摆脱人工种植的局限,赵文双可谓绞尽脑汁。“挖栽种坑时,一个人一天最多挖坑500多个,我到网站上找,看到了一种地钻工具,感觉我们该可以用。买来一试,一天能挖3000多个坑。”
这次试验让赵文双尝到了甜头,他又尝试着找机械解决锄草问题。“锄草太头疼了,六七月份室外温度高,工人特别难找。”后赵文双找到了一种轮盘很窄的小机械,将它改造处理成了得手的锄草工具。“使用这个工具,一个人一天可以锄地16亩,大幅度的提升了牡丹田锄草的效率。”
“农业是看天吃饭的行业,水肥、农药控制到位,决不能当甩手掌柜。”赵文双说,前几年下大雨,自己种植的四五十亩牡丹田被泡了,损失了200万元。
影响花开的还有倒春寒,“3月底4月初气温如果在0°C以下,成花率就会直线下降。”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文双管理的花田去年收入达到3000万元,除去一些成本和前几年培育期,利润也能达到千万元。花田里雇的工人都是周边的村民,除了土地流转的收入,在花田打工,农民一天收入80元,一年也能有万余元的收入。
唐代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正是东都洛阳牡丹品赏习俗的生动写照。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赵文双自豪地说:“菏泽是全球最大的牡丹种植基地,有约10万亩的牡丹种植田,洛阳和菏泽是牡丹的两个重要发源地,两地品种经常互通有无。”
更让赵文双骄傲的是,父亲一辈更将牡丹花带出了菏泽。从1990年开始,赵文双的父亲赵宝石每年都去乌鲁木齐推广菏泽牡丹,30年来从未间断。“早期坐火车硬座去新疆,要坐三天三夜才能到达,下了车脚要肿好几天。有一年,种苗上盆时来了冷空气,零下20多摄氏度,父亲坐的板凳和地都冻到一块儿了。”这些困难都没有阻挡老花农的决心,父亲一辈采用封土、盖棉被等方法,选育出了耐寒品种,使得牡丹能够落户新疆。
经过反复试验,从2015年耐寒品种的牡丹花得以在新疆当地扩繁,乌鲁木齐开始在春季举办牡丹花展,牡丹花儿争奇斗艳,花香满园,吸引了大批游客。
“有很多支援边疆建设的山东人,看到牡丹花展,激动得热泪盈眶。”赵文双说,经过30多年的努力,父亲在新疆种下的牡丹有100多个品种,超过20万株。乌鲁木齐的红山公园、人民公园和植物园都有大片的牡丹园圃。赵文双的弟弟也留在了乌鲁木齐植物园,做了一名技术员,继续推广牡丹种植技术。
“创新培育新品种也是我的心愿。”赵文双说,自己的基地收录了300多个牡丹品种,从中培育研发了自己的新品种,2021年他培育出了“阳蓝”,2023年培育出了“金环一杰”。“阳蓝”的优点是绿叶期长,比一般品种晚落叶一个月。这两个品种都是从2005年开始培育的,历时将近20年。
“能够培育出新品种就像中彩票一样,概率几乎是万分之一。”将品种杂交后播种,花树要长3至5年才能开花,而后稳定一年后,开始扩繁。“有时候觉得种花很累,但是转念一想,这是一份家族传承的产业,我们拥有的一切都是牡丹给的。”赵文双笑着说。
近日,“菏泽牡丹卖爆了”等相关话题屡登各大社会化媒体热搜榜,而古装剧《国色芳华》的热播无疑成为此次牡丹热潮的重要推手之一,而菏泽花农也稳稳接住了这波流量。据悉,剧中爆火的牡丹和芍药,其中有2500株是由菏泽赞助提供的。借势这股风潮,菏泽催花牡丹提前迎来了销售旺季,销售量相比同期增长三分之一,已售出40余万盆。
赵文双捐赠的牡丹花也在这部热播剧里亮相。“剧中何惟芳一路背到长安的‘琼台玉露’牡丹,其原型正是来自菏泽的稀有品种‘绿幕隐玉’。”赵文双说,“绿幕隐玉”的特点是初绽时呈绿色,随着花朵的开放,颜色渐变至白绿相间,又被称为“娇容三变”。该品种天生自带娇性,喜温暖、忌积水、怕烈日,很难“伺候”。而在20世纪80年代,菏泽百花园便已成功培育,如今成为市场上的牡丹主打产品。
“不光牡丹是年宵花的热门品种,芍药鲜切花催花主要供应每年2月14日情人节用花,出货价一般在20元/支左右。”近年来,菏泽催花牡丹产业销售经营渠道逐渐从线下走向线上,实现由传统“花市”到触网“云销”的转变。赵文双说:“我们基地有超过七成的催花牡丹通过线上平台销售,通过渠道、地域、运输模式的全方位拓展,销售网络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济南等全国各大城市。”
一朵花成就一座城。从最初的种植、观赏,到如今的全产业链条,菏泽牡丹产业“美丽绽放”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花农”的不懈努力。
3岁女孩不幸离世,距确诊仅3小时!保险公司拒赔50万元重疾险,只退还1.38万元保费!律师介入……
母亲为孩子投保了5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不久之后孩子因暴发性心肌炎不幸身故。最初只退还1.38万元保费,经过律师介入,最终才同意赔付。
汤加群岛发生7.3级地震,可能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
美的营收首破4000亿元!高管薪资表曝光,6位高管年薪超1000万元#美的 #董明珠
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缅甸内比都,118名队员携6条搜救犬、2台救援车及救援物资,乘中国空军运—20飞机抵达灾区
国安部通报:徐某违规将涉密成果导入个人电脑,作为“投名状”带到新岗位,被处罚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个别涉密单位人员在离职后,明知违反保密规定,依然将在原单位工作期间的涉密成果作为“投名状”带到了新岗位,造成失泄密隐患。心存侥幸不知过徐某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我某重点科研院所涉密岗位从事软件开发工作,长期接受保密教育。
但此前,时任江西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局长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曾称异物是鸭脖,被舆论指其“指鼠为鸭”。
清晨8点多,在当地出差的中国商人梁明给《凤凰周刊》发来信息:“今天,我已经报名,准备加入到现场救援中。”
3月31日,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发布了重要的公告表示,董事会知悉最近与可能分拆本公司全球电讯资产及业务有关之若干新闻媒体报道,于本公告日期,董事会未有就本公司全球电讯业务有关之任何交易作出决定,目前并不确定是不是将会进行任何交易。